近日,由我校文學院王立民副教授主持的國家社科基金“冷門絕學”研究專項“《語石》與《金石萃編》按語比較研究”開題報告會,通過騰訊會議平臺舉行。
復旦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研究中心教授、中國古典文獻學博士生導師、復旦大學古籍保護研究中心主任吳格主持會議。中國政法大學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長、法律類石刻古籍研究專家、博士生導師李雪梅教授,上海圖書館研究館員、金石研究專家仲威先生,浙江省博物館研究館員、石刻藝術研究專家桑椹先生,上海博物館研究館員、古籍文獻及石經研究專家柳向春先生,共同擔任專家組成員。特邀專家魯東大學漢語言文學院李士彪教授,吉林省書法家書畫鑒定專家溫加先生,吉林省書畫家、我校洪敬輝老師,參加了此次報告會。
文學院院長王春雨教授在報告會致辭。他指出,該項目的獲批是對冷門絕學研究的重大進展,也是對金石學研究進一步深化的重要標志,對繼承與傳播中華文化具有建設性意義。該項目的獲批,在文學院歷史上屬首次,文學院今后將對冷門絕學項目及所有的古籍整理與研究項目,一如既往地給以全力支持。
項目負責人王立民圍繞課題的研究背景、學術意義、社會意義、整體框架、已經完成的工作和研究思路、研究方向等,并且針對研究過程中所發現的問題和難點、未來前瞻,向專家做了匯報。專家組高度肯定了課題的研究意義與研究價值,認為冷門絕學的研究不僅是當前環境下黨和國家對古籍整理和古籍研究所提出的時代要求,同時也是繼承和發揚中華傳統文化,彰顯中華文化的魅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保證和基石?!督鹗途帯泛汀墩Z石》兩部著作在歷史文化中對于金石學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金石萃編》是傳統金石學的集大成者,《語石》則代表著近現代金石學的開端。能夠在兩部著作的比較中發現關鍵的異同,將有利于貫通古今金石學的研究,從中發掘被忽視的價值,并且對當今的金石學研究發揮重要的作用。課題還能夠讓更多人意識到兩部冷門著作的意義,從而更充分地加以利用。綜合來講,該課題對于繼承發揚中華文化,認識冷門絕學的價值都能夠體現建設性的作用,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社會價值。專家組還針對課題項目的比較對象、研究現狀、創新實踐等方面提出一些關鍵性意見。專家組經過討論,一致同意通過該項目的開題報告。
項目組感謝與會專家提出的指導性意見,并對專家組的問題進行了解答與闡述,表示將認真汲取各位專家的寶貴意見,進一步優化課題設計,力爭高質量完成課題項目,實現課題的學術意義與社會意義,為冷門絕學的研究做出積極貢獻。